首页
到顶部
到尾部
经验之谈

鸡舍环境管理有讲究,掌握这5个管理技巧,帮你提高养殖效益

时间:2019-8-30 8:16:22  作者:  来源:蛋哥说蛋价  查看:160  评论:0
内容摘要:想要养好鸡,环境很重要。鸡群在适宜的环境中,不仅能充分发挥其产蛋性能,提高产蛋率,还能减少疾病的发生,增加养殖效益。 特别在高密度、全封闭的集约化养殖中,更要重视舍内环境的管理。   1、适宜的温度---促进鸡群生长发育 温度会影响鸡群的生...
想要养好鸡,环境很重要。鸡群在适宜的环境中,不仅能充分发挥其产蛋性能,提高产蛋率,还能减少疾病的发生,增加养殖效益。
 
特别在高密度、全封闭的集约化养殖中,更要重视舍内环境的管理。
 
  1、适宜的温度---促进鸡群生长发育 
温度会影响鸡群的生长速度、产蛋率、蛋壳厚度、饲料利用率,鸡舍温度过高或过低,都会引起免疫抑制,影响机体抗体的产生,造成疾病的发生。
 
育雏过程中,要严格控制鸡舍温度,1日龄雏鸡适宜环境温度为35℃,随着雏鸡的生长,每周降低2-3℃。
 
观察鸡舍温度时,要“看鸡实温”,根据雏鸡的表现及时调整环境温度。雏鸡在适宜的环境中,表现出活泼好动,叫声轻快,食欲旺盛;如果温度过低,会出现扎堆、堆积在发热源附近,不停的尖叫;假如温度过高,雏鸡远离热源,张口呼吸,饮水量增加,严重时脱水。
 
蛋鸡比较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8-23℃。温度过高,如持续30℃以上高温,将会使蛋重、蛋壳质量和产蛋率下降,要通过湿帘和风机降低舍温。温度过低,也会消耗机体本身的能量来维持正常体温,影响生产性能。
 
  2、适宜的湿度---提供干净湿润的空气 
育雏前期适宜的环境湿度在70%-85%,青年鸡和成年鸡适宜环境的相对湿度为60-65%。
 
容易出现的问题是,育雏前一周,鸡舍湿度上不去。分析其原因,大部分是舍内“地温”低,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,进鸡苗前2天对鸡舍预温,使鸡舍有一定“地温”,这样鸡舍湿度就容易上去了。
 
当环境相对湿度低于40%时,环境干燥,空气中的粉尘增多,容易出现呼吸道病。雏鸡羽毛生长不良、易脱水,成年鸡的羽毛凌乱,皮肤干燥。
 
若湿度大,环境潮湿,有害气体增多,氧气含量减少,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存,细菌病增多,易发生球虫。同时,湿度过大会加重冷热反应,低温环境下湿度大,会使鸡群感觉更冷,高温环境下湿度大,会使鸡群感觉到更闷热。
 
  3、通风管理---减少呼吸道病 
 
鸡舍内的粪便会产生高浓度的氨气、硫化氢等有害气体,通风不良会使鸡舍有害气体浓度增加,刺激眼结膜和呼吸道黏膜引起流泪,结膜炎、气管炎,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入侵,诱导发生呼吸道病。
 
同时,鸡舍内悬浮的粉尘颗粒,携带有大量的病原菌,通过损伤的呼吸道黏膜,可达支气管深处和肺泡,极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。所以,即使在温度较低的冬季,鸡舍要注意通风换气,降低鸡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。
 
  4、饲养密度合理---增高鸡群的整齐度 
鸡群饲养密度的大小,直接影响鸡舍的温度、湿度、通风、有害气体、灰尘等环境情况,也会影响鸡群的采食、饮水、活动和啄斗行为,这些都将影响鸡群生长发育状况和均匀度的高低。
 
饲养密度过大,会造成鸡群体质差、生长慢、整齐度差,啄羽、啄肛、啄趾等恶癖增多,降低蛋鸡的产蛋性能。
 
同时,饲养密度过大造成鸡舍有害气体浓度增加,不利于通风换气,刺激损伤鸡群呼吸道黏膜,冬、春季通风不良的鸡舍呼吸道病频繁发生。
不少蛋鸡开产后产蛋率上升慢,高峰产蛋率上不去,很大程度上是和育雏育成期饲养密度过大,导致鸡群生长发育不整齐有关。
 
  5、光照适宜-刺激蛋鸡适时开产 
适宜的光照强度能刺激鸡群采食,促进生长发育,提高成活率。但光照过强会导致鸡群烦躁不安,甚至引起啄癖、脱肛、神经敏感等现象。
 
实际产生中,一般采用混合白光进行照明,育雏前3天每天光照24小时,以后每天光照时间减少40分钟,一直到每天光照10小时恒定。
 
18周龄前后,根据鸡群体格和整齐度达标情况,加光刺激性成熟,每天加光5分钟,一直加到光照时间为15.5小时恒定。50周龄进行二次加光刺激,每天加光4分钟,连续进行加光到16小时恒定,以维持高产水平。
 
了解更多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:蛋鸡场长网(danji119)和爱禽社(qinye020)
标签:环境 管理 讲究 掌握 技巧 
相关评论
评论者:      验证码:  点击获取验证码
站长:闫将权   手机:18678803010(同微信) 电话:0373-6013201  QQ:358772291
官方微信公众号:爱禽社(qinye020)  地址:河南省辉县市南关社区1号楼 302